0%

Will Power

Will-power-the-more.jpg

什么是意志力呢?简单地说,就是抑制冲动和欲望的能力。
所谓的意志力,更像是人们事后用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更能坚持。

心理学家:根本不存在意志力

心理学家安德斯·艾力克森说,普遍存在一种“新年决心效应”。也就是说,在每年的年初,人们都会雄心勃勃地给自己制定一系列计划。比如健身、学习弹吉他、学习外语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能把计划坚持下来的人越来越少。健身房开始变得空空荡荡,电商网站上也开始卖二手吉他。

通常人们都会说,这些人之所以半途而废,是因为他们缺乏意志力。但是,艾力克森说,意志力这种东西,其实根本不存在,因为并没有发现有什么意志力基因。所谓的意志力,更像是人们事后用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更能坚持。

他的观点是,对于克服“新年决心效应”,更有意义的是讨论动机问题。也就是,坚持下去的动机是什么。动机可以划分成两种:停下来的动机和继续坚持的动机。因此,要做的事情,就是弱化半途而废的动机,强化坚持到底的动机。

弱化半途而废的动机可以从这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一定要保持身体的健康,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否则,如果你疲惫了或者生病了,就很容易放弃;第二方面是,把锻炼或练习的时间限制在一个小时左右,如果时间太长,你其实无法保持专注,而且也会让人感到很疲惫。

强化坚持到底的动机的方法包括:回忆你曾经对想要拥有的某项技能的渴望,并且,不断让自己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坚持到底达到目标。此外,也可以通过借助外部力量来让自己坚持。比如,加入一个小团体互相鼓励。

艾力克森说,当你想要放弃时,不妨和自己达成一个协议:如果你不再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某件事,往往是因为你的水平倒退了,或者进入到了停滞阶段;这时候,你要说服自己,再坚持一下,回到退步前的水平或者跨越停滞阶段之后,再考虑要不要放弃。往往等到那时候,你已经不想放弃了。

科学锻炼,意志力也有马甲线

一般人们可能认为意志力是一种品德,要通过思想教育的方式来加强。然而《万万没想到》的作者万维刚却告诉我们,意志力是一种资源,它就像人的肌肉一样会精疲力尽,也可以通过锻炼加强。

有一个著名实验,它检测的是人在根本解不出答案的题目上能坚持多长时间,也就是拼意志力。实验之前,所有人都饿着肚子,答题桌上放着香喷喷的饼干,一组可以边做题边吃饼干,另一组只做题。结果能吃饼干的组平均坚持了20分钟,而不能吃饼干的组只坚持了8分钟。你看,意志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你用在抵抗饼干的诱惑上,就没法用在做题上。同样道理啊,为什么戒了烟的人在压力很大的时候容易复吸?为什么人在脆弱的时候容易抵抗不住诱惑?都是因为意志力资源不够用了嘛。

科学家还发现,意志力是一种通用资源,意思是你可以通过做一些日常小事来提高意志力,然后把它用在大事上。比如坚持洗冷水澡,比如坚持跑步,都可以整体提高意志力,遇到大事的时候,意志力资源更多,你就更容易挺住。

所以,意志力是一种资源,善加利用和锻炼,你可以变得更强大。

新说丨意志力是情绪不是资源

这条音频跟你说说,意志力不是有限的。

我们可能有这种体会,每当完成一项重要的工作后,都觉得自己精力消耗很大,不想再继续工作了。我们通常会暗示自己,需要休息一下,比如玩玩手机或者吃点零食。在心理学上,这个现象叫做“自我损耗”。它是指意志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用完了就没法控制自己了。但是《哈佛商业评论》最近有篇文章说,很多研究发现,意志力并不是一种有限资源。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来详细说说。

先来说一个实验,这个实验证明了意志力是有限资源,是这么设计的:把参与者随机分为两组,让他们在一个房间里待着。房间里放了两个盘子,一个盘子里是刚烤出来的香喷喷的饼干,另一个盘子里是小萝卜。每一组只能吃一个盘子里的食物。然后,研究人员分别给这两组人难度相同的拼图,拼图特别难,根本不可能完成,但是参与者不知道这一点。

研究人员预测,吃萝卜的那一组,要抵抗香喷喷的饼干的诱惑,需要消耗大量的意志力。所以,他们拼图的时候,坚持的时间一定没有吃饼干的那一组更久。结果呢,跟预料的一样,吃饼干的那组人平均坚持了19分钟,而吃小萝卜那组人,平均只坚持了8分钟。由此,研究人员得出结论,意志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

但是,最近国际心理学权威期刊《心理科学》上发表了一个研究结果说,有的研究人员做了相同的实验,但是结果不能证明意志力是有限的资源这个观点。有一位研究者通过多次重复实验发现,并不是每次的实验结果都跟原来保持一致。实验中甚至出现了多次相反的结果。他回顾了将近200个支持这个结论的实验,发现实验结果是有偏见的:符合预期的实验结果才算进来,对于不符合预期的实验结果,直接忽略不计。既然萝卜饼干这个实验结果并不准确,那么,这个实验就不能证明意志力是一种有限资源。

那么,既然意志力不是一种有限的资源,为什么我们在完成一项困难任务后,吃点零食或者休息一下,会感觉更精神呢?文章说,两者之间只有相关性,没有证据证明有因果关系。有的观点认为,糖可以迅速补充能量,帮助大脑恢复精力。但是大脑不管干什么,消耗的热量是相同的。糖只是安慰剂。

斯坦福大学的一位心理学家发表最新的研究成果,发现只有那些认为意志力是有限资源的人,才会感到自我损耗。 也就是说,自我损耗只是另外一种信念驱动行为的方式。意志力是有限的这个说法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它满足了我们的内在需求。总想着我们消耗了多少,总让人觉得不舒服,但是给自己一点奖励,就会感觉好得多。

IPCreator:类似于压力机制,对压力的认知误区才是造成身体损害的主因。

如果斯坦福大学这位心理学家的结论是正确的,那么把意志力当作一种有限资源的看法就是有害的。因为一方面,对于我们原本能够坚持下去的事情,由于相信自己的意志力有限,就可能中途放弃,甚至错过了一次激发自我潜能的机会。另一方面,相信意志力有限,还会让我们更容易失控,做出违背正常逻辑的判断。

作者还举例说,自己有时候写文章写不下去了,忍不住刷一刷Facebook或者Twitter,原因不是意志力消耗完了,而是对写的主题不感兴趣,应该写点别的。如果强迫自己写不感兴趣的话题,虽然能写出来一两篇,但是肯定职业生涯不能这么过。同样的,要是选题能吸引自己,写起来得心应手,那即便写一天,也不会觉得精疲力尽,照样精力充沛。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对待意志力呢?

心理学家说,可以将意志力当成是一种情绪。我们都知道情绪可不止一种,主要是喜怒哀乐。面对不同情绪时,首先要倾听,试着理解它们,从而掌握处理情绪的方法。

意志力也是如此,它也会有强有弱。所以,我们可以采取类似处理情绪的方法,首先倾听自己的意志力,然后学着管理、控制,最终才能掌握它。这个结论供你参考。

本文源自:《哈佛商业评论》(The Way You Think About Willpower Is Hurting You)

提升意志力治疗拖延的4种办法

自控和拖延症已经成为这个时代人们普遍要面对的问题。然而我们对意志力和拖延症的了解并不多,有的人认为那些毅力强大的人是天生的,他们本来就具备了这样的基因,而有的人认为自己抵御不住手机、美食的诱惑不是因为意志力不强,而只是过去养成了坏习惯,习惯使然。

其实,意志力不是一种美德,而是具有生理基础的一种心智能量,是我们“要做”和“不要做”的力量来源。

意志力的特性是它就像是肌肉一样,有系统的锻炼可以增强意志力,长久不启用就会衰退。意志力决定了我们做事的专注度和效率,也决定了我们抵抗诱惑的能力。

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教授在他的著作《意志力》里就结合心理学为我们解答了意志力是什么,怎样去提高自己的意志力。罗伊·鲍迈斯特(Roy F. Baumeister)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他也是世界上论文引用率最高的心理学家之一。

根据罗伊·鲍迈斯特的研究,他在书中分享了4种能综合提升意志力的有效方法。

方法一,目标订一个就好

我们每天的意志力都是有限的,用一次就消耗掉一部分。所以,做事时最好一次专注一件事比较能达成目标。其实过往我们也曾经听说过“要事第一”、“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等说法,它们背后的依据就在于此,人们可能会被琐碎的事占据时间,做不了最重要的事,除了时间之外,还有意志力在不重要的事情中被消耗殆尽。

我们做各种不同事情所需要的意志力,都是来自大脑中同一个区域——前额皮质。所以,当你工作繁杂到一定程度,意志力就会不够用。工作累得半死,效率也越来越差。往往这时候,自己还克服不了消费的冲动,在网上买很多东西,或者是去吃甜点,这都是意志力消耗完造成的“失控”结果。

方法二,时刻关注自己的情绪

不仅是行动会消耗意志力,思考和情绪也会消耗意志力,尤其是情绪。负面情绪会让意志力急剧减少。所以,过度的思虑和情绪化都要避免。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颗平常心就很重要。

上班路上的堵车、上司的责难、繁杂的工作、难带的小孩,这些都容易带来情绪波动。这些事情对我们一天中真正要做的事情也没有帮助,但是它们会平白消耗掉宝贵的意志力资源,假如你在这个时候做决策,十之八九不会做出一个好决定。罗伊·鲍迈斯特估算,每个人平均每天三分之一的精力都是消耗在这些无谓的情绪和抵抗诱惑上。

方法三,通过奖励刺激良性循环来培养好习惯。

假如你想要当个专业作家,最有效率的实现方法是每天写固定的字数,把它养成习惯。如此一来,习惯本身可以帮助你在日后轻松克服困难,而不用再额外消耗过量的意志力,遇到交稿就能轻松克服拖延问题了。

习惯很重要,罗伊·鲍迈斯特在《意志力》中也分享了一个习惯养成的方法。我们在养成习惯的最初阶段,可以时不时地奖励自己。比如,要训练自己每天进行固定字数的写作,那么如果在前一周,每天都完成任务了,就给自己一个小的犒赏,比如一个一直想要的小礼物或者想吃的小甜点等。

如果在养成习惯的最初阶段坚持下来了,这个习惯成功养成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慢慢地你会逐渐体会到习惯的好处,就像跨过了一个门槛,这时候就会开始有良性循环了,越体会到好处,就越会固化相应的行为成为习惯。

方法四:吃出意志力。

葡萄糖是意志力的燃料,所以,吃饭和睡觉对于储备意志力非常重要。吃饭可以补充葡萄糖,睡觉可以降低葡萄糖的消耗。这同时也能解释,为什么用节食来减肥非常容易失败。从某种程度上说:“吃饱了再减肥”并不完全是错误的。

当然,并不是说吃得越多,睡得越多,意志力就越强,就像电脑游戏中的“血槽恢复”,意志力也有一个恢复的限度。正常、合理的饮食和睡眠让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即可。

如果你想突破自己的意志力限度,可以通过练习来增强意志力。意志力就像我们的肌肉一样,用久了会疲劳,但是有意识地多锻炼也可以强化它。增强意志力的练习,最好的办法是单点突破,针对一件事情来练习。 比如,你要克服晚起的毛病,从10点起改到6点起,你可以给自己设立目标,在一个月内每周早起一小时,逐渐过度,监控进度。

在练习意志力和养成习惯的过程中,都要注意,不要多件消耗意志力的事情一起做,不要订多个目标一起达成,否则容易意志力消耗完毕,而每件事都没做成。

以上是罗伊·鲍迈斯特教授对意志力的特点和我们怎样培养提高意志力的介绍,希望这些方法能给你启发。

本文参考来源:《意志力——关于专注、自控与效率的心理学》;作者罗伊·鲍迈斯特和约翰·蒂尔尼;中信出版社出版

如何5分钟内迅速提高意志力

想必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总有那么一些时候,觉得做什么都没意思。即使打点鸡血强行进入工作状态,效率往往也非常低,而且持续不了多久。强调意志力重要的鸡汤读了不少,却很少有鸡汤给咱们一把勺子,教我们该怎样提高意志力。久而久之弄得自己也疲劳了,再重要的工作也提不起干劲了。

那有没有什么方法能提高我们的意志力呢?答案还是有的,最近,公众号“MBA俱乐部”就推送了一篇科学家们总结出来的提高意志力的干货。科学家告诉我们说,要想提高意志力啊,最好的方法是让自己处于高识解水平。

什么是高识解水平呢?这里面的“识解”两个字,就是认识和解释的意思。

说一个人的识解水平比较高,可以简单理解为这个人比较“务虚”,凡事都会往高度概括的抽象层次去想。而相反,一个识解水平比较低的人,就会比较务实,凡事会往比较实际的层面想。比如说,如果让你从“关门”这个动作自由联想,高识解水平的联想就可能会是“关门是为了保护房屋财产安全”,而低识解水平就容易联想到怎么去做关门这件事情,比如说“我得走上台阶、掏出钥匙,把门锁好”等等。

当然,务实和务虚本身没有优劣之分,但是具体到提高意志力这件事情上,就不一样了。当人们处于高识解水平的时候,意志力水平往往更高。

科学家做了个实验,他们把受试者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人进行比较轻松的活动,而另外一组人则要完成复杂的测试。一轮下来之后,第二组人的意志力明显被消耗了很多。不过,当心理学家对这一组人进行了一些心理上的诱导,让他们暂时比较务虚——也就是处于高识解水平之后,神奇的效应出现了,被引导到了高识解水平的这组被试,在接下来的游戏测试中表现出了更高的耐心,似乎之前复杂的测试对他们的意志力影响不大,而自由活动那一组被试则表现平平。另外,处于高识解水平的人,对痛苦的忍耐力也增强了。

为什么处于高识解水平的人会有更强的意志力呢?这是因为,人的意志力与咱们的心理状态息息相关。当人们处于更加务虚的状态时,未来的期望对我们的影响会更大。诸如人生理想啊,生活意义呀这些比较遥远但却更有价值的东西,会抵消掉我们当下需要忍耐的痛苦,所以看起来挫折也不那么难以忍受了。而当人处于低识解水平时,我们会更专注于当下的效果,会更加计较及时反馈。而对于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见效的工作,则更容易消磨掉我们的耐心,比如锻炼啊学习啊,这些没法一天就见到效果的努力,如果处于低识解水平,人们就很容易不耐烦了。

你可能会问,识解水平这么有效,那该如何将自己调整到高识解水平呢?科学家给了两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叫“连问表格”。面临问题时,我们通常有两种自我提问的主要方式,一种是“为什么”,另一种是“怎么做”。我们前面讲到,高识解水平对应的是抽象思维,那么连问表格就是用不断询问“为什么”的方式,将我们引导到高识解水平的状态。比如说,你想要增强体质,你就可以自我询问“为什么要增强体质”,为了更健康的身体;“为什么要身体健康”,为了活的更长久;“为什么要活得更长久”,为了有充足的时间改变世界。这样一连串追问下来,最后的答案一定会抽象到人生的终极目标。

第二个方法叫“人生价值观排序”。你可以罗列一些具有不同重要程度的人生价值指标,然后通过数字对这些价值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排序好了,就需要描述这些指标为什么重要,是什么经历让你对这些指标感觉良好。比如你觉得幽默感很重要,你就要回想是什么经历让你觉得幽默感重要,是某次比较成功的演讲?还是某一条转发量很大的微博?这样子的经历给你带来了怎样良好的感觉?对于你的人生价值有怎样的提升?通过这样的自我干预,你就会对整个人生价值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从而使自己处于更加高识解的水平,而不再老是得过且过,提不起意志力。

你看,其实这两种方法说白了,

就是让我们的眼光从实际短浅的事务中释放出来,获得对人生目标更抽象的认识。

日常生活中,你不妨尝试一下这种方法,有意识地调整心态,让自己成为一个高意志力水平的人。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MBA俱乐部”(如何在5分钟内迅速提高意志力?)

削弱意志力的四大杀手

在生活中,人们常会提到“意志力”这个词。究竟什么是意志力呢?简单地说,就是抑制冲动和欲望的能力,不过意志力可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管用,有时不管用,比如你正在减肥,想吃甜甜圈,一狠心,忍住了,可过了一会,你想喝可乐,终于受不了,跑进便利店买了一瓶。那么有人可能要问了,为什么有时我们的意志力不管用,造成我们向冲动和欲望屈服的原因是什么?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以下四个原因。

首先,影响意志力的第一个关键因素,是情感上的疼痛,比如压力,沮丧,懊恼和焦虑。大家知道,我们的身体有自我保护意识,碰到滚烫的火炉,会立即缩手,一种本能的条件反射。同样,为了逃避心理创伤,我们也会下意识地退缩,方式就是通过娱乐放纵让自己逃离痛苦,酗酒,贪睡,暴饮暴食,甚至一夜情,乱七八糟的就都来了。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逃避心理疼痛,是我们丧失控制力、寻求放纵的最主要原因。所以我们要不断提醒自己,如果遭遇心理伤痛,千万不要陷入心理伤痛的恶性循环,整天想着如何逃避伤痛,因为逃避带来的放纵,会逐步侵蚀你的自制力,让人的意志力崩溃。

第二个影响意志力的因素,叫自我剥夺。说白了,就是长期抑制自己的欲望。俗话说,小别胜新婚,说明长久自我压抑之后,一旦有机会,欲望就会拼命爆发。所以,我们不要对意志力抱太大的希望,指望它能够永远战胜自己的欲望,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通过减压阀让它缓冲一下。比如,你为了减肥正在节食,正确的办法是,你时不时地,适度吃一点黑名单上的垃圾食品,比如甜品啊,油炸食物,淀粉什么的。否则的话,长期严格节食,人就会产生一种自我剥夺感,欲望最终会像洪水一样,冲破意志力的大坝,你就会一下子倒向暴饮暴食的怀抱,合理疏导自己的欲望,才是正理。

让意志力薄弱第三个杀手,叫可获得性。就是说,所有削弱你意志,能够唤起你欲望的东西,都在你身边的环境里。大家都知道,鲁滨逊同志在荒岛上,不存在暴饮暴食或者懒惰的毛病?为什么,因为身边压根就没有足够的食物,所有的衣食住行基本问题,都得通过他的劳动,才能解决。反过来说,我们现在身处高度发达的信息工业社会,伸手就是手机,平板,各种娱乐电子设备,楼下就是超市,打个电话就有外卖,存在着各种诱惑,把你的注意力,从工作,学习或者锻炼等等正事儿上转移出去。怎么办?下狠心,给自己造出一座荒岛,远离诱惑。工作,学习的时候,把手机平板关掉,不打开娱乐新闻网页和游戏,把零食从你的冰箱里清理出去。罗永浩同志在一次演讲中甚至说,为了迅速吃透这个GRE考试的内容,当好新东方的老师,老罗一狠心,把所有出门能穿的衣服,都放在别人家,也不理发,把自己调整到一个没法儿出门见人,去社交的状态,这样就能静下心来学英语了。

第四个,也就是最难克服的意志力杀手,叫自我合理化和讨价还价。什么意思呢?就是在我们准备,自我放纵的时候,通常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找各种借口,夸大它的合理性,缩小它的不利后果:比如,所有酒后驾驶的人,都会说,饭桌上我被人劝酒,只喝了一杯,又或者,反正距离考试还有一个月,今天不看书也没关系。在这种自我欺骗和麻醉的作用下,我们的意志力,不知不觉就减退了。自我讨价还价的道理,也差不多,我们经常假装和自己达成协议,然后曲解条款,先享受了权利,然后拒绝履行义务。那怎么办呢?狠下心来,明确规定,只有履行了义务,才能享受那些给自己的好处:背完这一百个单词,你才能去看电影,有氧运动三个小时之后,你允许自己吃一个冻酸奶,而不是反过来,自我哄骗,先看电影或者先吃酸奶,然后再去背单词或者锻炼,因为你内心深处明白,到时候你根本不会去做,因为我们已经得了某种虚假的成就感,通过提前享受了奖励,伪装自己已经完成了这份协议。

所以说,通过明确了解这四个削弱意志力的陷阱,我们就可以避免那些诱惑,看透它们的把戏,掌握自己的行动和生活,毕竟,我们每个人,都是我们意志力的唯一主人。

来源:译言公众号(侵蚀你意志力的四件事)

用“在实践中打脸”去分析,别让“意志力”背锅(罗辑思维小纪录)

下雨天窝在家,偶然翻了罗辑思维讲太平天国的一期,本来也是为了消遣,结果看完之后,居然忍不住又连续看了两遍。就像是顺便买的彩票居然中奖了的小确幸,所以觉得有必要记上一笔。当然,如果有幸被你翻开,希望你的彩票也能中奖。

这期讲的是太平天国的衰亡史“天京事变”,故事的第一阶段:太平天国和清政府大战正酣时突然发生内讧,北王韦昌辉干掉了东王杨秀清满门;第二阶段韦昌辉打算灭掉翼王石达开,石达开早就料到韦昌辉有此一招,于是坠墙而逃,韦昌辉杀翼王不得却灭了他满门;第三个阶段天王洪秀全杀韦昌辉满门,并召回石达开重掌军政大权,却又因猜忌最终除掉石达开。一年后太平天国灭。

中国史上的“内讧式政变”向来都是发生在主要敌人消灭后,而“天京事变”恰恰相反,彼时太平天国和清政府势均力敌,大战正酣。也就是说敌人还没打死,自家人先打起来了,这就不符合正常逻辑了。由此,罗胖追根朔源到太平天国的形成。

从前有一广州哥们儿洪秀全,家境挺好,本来打算考科举走仕途来着,一次没考上,嘿两次又没考上,到第三次的时候,这哥们儿压力大了,然后就开始琢磨点啥,琢磨着琢磨着就琢磨到之前一传教士给的《劝世良言》上去了,哥们儿脑洞大呀,那时候传教盛行,倡导拜真神,这哥们儿就把自己和耶稣扯上了,给自己定义了一新的身份,说自己是耶稣的弟弟,创立了拜上帝教,开始鼓秋身边的父老乡亲,效果不是很好,到后来也只有冯云山一个教徒,又受到官府的限制,于是兄弟俩一合计去了广西,到广西后的发展也不是很顺利,于是洪秀全就放弃了,继续回到了广州。嘿,这不就剩冯云山一人了嘛,这哥们儿倒是特别会传教,首先找准了对象,找了烧炭工人这个群体,还把洪秀全说成是神仙,各种鼓吹洪秀全的“仙”,由此展开发展了上千的教徒。后来,洪秀全第四次考秀才失利又回到广西找冯云山,结果发现自己在当地影响力甚大,于是就跟冯云山开干了,后来传教这事儿被官府管控了,冯云山被抓。此时杨秀清顺应时代的召唤出现了,跟着洪天王一起来琢磨天国事业了,这哥们聪明啊,我这新人啊,得笼络人心啊,就想出天父附体这么一招,赢得了教徒的尊重。后来萧朝贵也走了这么个套路成了天兄。于是三人巧妙利用了“天赋神权”的概念,巩固了自己的政治地位,同时又相互制约,暂时取得了太平天国初步阶段的神权政体的稳定结构。一直到天王洪秀全意识到天父杨秀清对自己形成了威胁。

这个威胁是怎么产生的呢?随着太平天国的发展,他们也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打下了一些江山。这就涉及到一些具体政治制度的推行了。后来随着广东派冯云山和广西派萧朝贵的逝世,当初形成的天赋神权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洪秀全和杨秀清都成光杆儿了。洪秀全是什么人呢,一个鼓吹宗教和神权的精神领袖。再看杨秀清,一个非常有才华(比如利用天父下凡及眼线的配合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战略眼光的人,事实上太平天国很多正确的战略决策都得益于杨秀清的布局。在没有得天下之前,太平天国提出了一大套的理论主张,但后来世纪实行的时候却遇到了没法儿执行的状况。比如天朝田亩制度,要实现天下人的田天下人耕,这在当时是没办法施行的,在老百姓的理解里这跟抢没啥区别,肯定不会得到百姓的臣服,这不等于将百姓推给敌方吗。另外一个更极致的例子是男营女营的管理制度,当时军中奉行“淫邪”之罪是杀头的大罪,而且是神说的,打天下的时候其实是为了军队的管理当然也不免套上宗教的帽子,等到后来定都天京之后,因为之前已经说过了是犯天条,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了,天赋的,没法儿撤销。但这个制度其实是违反人性的,势必会引起矛盾的爆发。这就是“一个靠理想/理论成立的组织,遇到的实践和实际的断层”。而这种断层没有完美的进行适度的调整,而且这里有存在一旦调整就挑战神权的矛盾。如果你说这个是错的,那就是神说的是错的,那你这王权不也是错的?所以,他们肯定不能这么干呀。所以注定了这道坎积累到最后的大爆发。后期,洪秀全已经成为了宗教理论家,天天琢磨他的宗教理想。而作为有才干和战略眼光的杨秀清,他认得清形势啊,明白太平天国这棵大树要稳就得把根基扎牢,就得把这些政策啊制度啊什么的搞得切实一点,也就是说得将这种政权世俗化。这就和洪秀全的宗教理想形成了矛盾,同时杨秀清有“天父下凡”护体,势必对洪秀全造成了威胁。于是就有了“天京事变”。

这跟现在的创业公司路线是一样的。当前很多互联网公司都会遇到“杨秀清陷阱”:一个靠理想/理论成立的组织,遇到实践和实际的断层”。如何处理这个断层,能否跨过“杨秀清陷阱”就决定了他是否能成为一家活着的组织甚至伟大的组织。比如苹果,靠乔帮主的魅力/情怀收获大票粉丝,靠完美的供应链管理成就了苹果如今持续的强大。与此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小米/锤子等。那么,消耗完所谓的魅力和情怀之后,是否能用能力来支撑这个组织的成长,才是创业者需要思考的,当然这个非常之难。

另外,所有前期确立的理论,我们要允许实践来证明它是错误的,允许打脸。我们要在打脸的过程中进一步认清形势,并且积极做出改变,而不是继续坚持之前确立的理论“不能错”的错误思想。这样事肯定跨不过“杨秀清陷阱”的,只会泥足深陷,越陷越深。

再看看我们现在,经常会遇到的一些问题。求职者经常会面临,是选择创业公司还是成熟公司的苦恼,有些入了创业公司这座围城的人在面临瓶颈的时候也会考虑是否要坚持下去,这个过程是相当纠结的,甚至有些人会怀疑自己的能力。这时候,你可以去看看你们的管理者和决策者能否有积极开放的心态去调整,能否承认“理论”的错误,而后事能够想到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法,就决定了这条路是不是一个正确的方向。我们考量一家创业公司能否长远走下去,就要看决策者是什么样的思维方式以及具备怎样的能力,往往才决定了企业能走多远。如果你在创业公司迷茫着,试着这样分析看看,而不是去纠结是不是自己“吃不了苦”“坚持不下去”“意志力不够”啥的,So , that’s all.

同样,我觉得由此联想到的另外一个案例。“我们对于自身的设定”,很多时候,我们给自己定一个理论化目标。比如:你要减肥,你要一个月瘦15斤,于是你计划每天只吃一顿,每天运动两小时,那么划分到每天你要瘦0.5斤。于是你就去试,三天下来发现根本坚持不下去,于是失败。如果你是这样的,那么恭喜你,你成功陷进了“杨秀清陷阱”,失败后又把这个锅给“意志力”背上,意志力也是蛮惨的,总是要背各种锅。你毫无理论依据的给自己下了“15斤”“每天一顿”“每天运动俩小时”的陷阱,但其实我们需要明白“如果我每天吃一顿,运动两小时,我就能一个月廋15斤”的理论并不成立,而且潜意识里你已经认可了“每天吃一顿”“每天运动两小时”的方式是合理可行的,但其实并不是。也许我们可以试试:定目标是可以且必须的,首先我们的目标可以相对实际一些,肉是一口口吃起来的,当然也需要一点点减。但是去实现的方法,不要纯靠意念的想象,即便是我们定好了,也不要因为“理论”无法实现而让意志力背锅,我们需要去调整方法来实现这个目标比如, 先合理规范自己的作息和饮食,改变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养成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用一种身体能够接受的方式,去试一试,也许减肥就能成功了呢。

实践有时候会打脸,但这不是一个不是对就是错的判断题,这是一个开放式答案的题目,行动需要根据实际去做相应的调整。如果,你被打脸了,并不是在告诉你目标无法实现了,而是你该思考和调整了,所以不要再让“意志力”背锅啦。

如果你也看过这期节目或者你看完了这篇文章也有那么点想说的,希望咱们能聊聊,哪方面都可以。

文/Hao妹儿(简书作者)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